新闻中心

助力乡村人才振兴,天天学农推出“学农大讲堂”

2018-09-30 18:30:35 来源:新闻中心

9月27日,天天学农推出的送农技下乡活动“学农大讲堂”赣州站圆满结束,300位种植户齐聚一堂,共享知识盛宴。“学农大讲堂”的落地,标志着天天学农农技人才培养模式进一步完善,农民通过线上可以随时随地学习线上的课程,还可以参加集中的线下培训,从而解决所有种植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特别是实操性问题。



用实战IP名师打造线下活动


本站活动天天学农邀请到了天天学农平台上非常热门的钟善东老师和“赣州农技服务第一人”吴老三老师以及柑橘病虫害防治专家刘爱林老师。熟悉天天学农平台的果农们一定都对钟善东老师有所了解,这位知识丰富,经验老道的柑橘种植专家,不仅能把自己的果子种好,更能把种好果的诀窍用形象的比喻,易记的歌谣传授出来,更难得他性格豪爽乐观,让人一见便觉得亲切。



此次大讲堂他不仅亲自上场,更带上两位“兄弟”一起上阵,因他们三位都擅长树形修剪,所以这次活动又称“赣州三剪客论道”。他们因技艺切磋而相识,更因技艺切磋而成为“兄弟”。钟善东老师通过不断学习钻研出“快速修剪法”又独创”不动土栽培技术”引起了广大果农的浓厚兴趣,借着此次课堂也让大家看到“3年多赚1千万”的果园改造真实成果。另外两位分别是“吴老三”和刘爱林老师,虽然他们在天天学农的平台上未经常露脸,但他们在当地甚至省外都已有一定名气。“吴老三”原名吴承需,祖籍湖北人,家中几代人都种植柑橘,从小就开始钻研柑橘栽培技术,对各类品种柑橘都有独到的知识经验,尤其擅长修剪和嫁接技术。刘爱林老师也是从一线成长起来的实操专家,在黄龙病肆虐的赣州,他管理服务的果园黄龙病发病率极低,常见的溃疡病也毫无影踪。


对于学农大讲堂的定位,天天学农的创始人兼CEO赵广表示:“学农大讲堂”是一个纯粹的线下农技知识服务课堂,与天天学农线上课程紧密结合,打通线上线下,让广大农户在线上购课学习的同时,享受线下的服务和指导,既能增强农户与老师之间的互动,也能丰富线上课程形式,形成线上线下合力助推之势,让农户全方位的学习农技知识。


农业知识需求上扬需要农技知识下沉


据悉,中国有2.6亿名种植户,美国只有230万名,中国是美国的113倍,而人均耕地面积美国为7.2亩,中国仅有1.4亩,中国远低于世界水平。在农民的年收入上,两国更是相差了 25倍左右。除此之外,主要农作物的亩均种植成本中国也远高于美国。究其原因,在于缺少种植规划、田间管理水平弱、用肥用药不科学、信息不对称等,而其根本原因,是中国农民的职业化程度不足。国内2.6亿的种植户对知识的诉求亟须解决。


与线上的课程不同的是,学农大讲堂融入了更多的实操示范。这是更符合未来趋势的模式,线上有完善的课程,农民随时随地学习,同时可能也会遇到不懂的难点,记录下来,然后再抽出时间参加集中的线下培训,从而解决所有种植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我国的农民是受教育水平最弱的一群人,也是对知识最渴望,却最缺少学习渠道的一群人,天天学农的存在就是要解决这一问题。”赵广介绍说,“我们已经证明线上农技知识付费是强需求,同时也在探索更优的服务体系。学农大讲堂是天天学农送农技下乡系列活动的主要部分,活动内容与线上课程紧密结合,线上没懂的,线下直接问老师,有效的提升种植水平,增加获得感。”


培养更多农技人才,引领科学致富


去年12月,天天学农入选为中国农技推广协会的副会长单位,入会以来,持续助力中国农技推广工作。9月13-14日,全国农技推广中心在长沙召开《中国农技推广》、《中国植保导刊》(以下简称“两刊”)通联工作会议。天天学农作为唯一支持单位受邀参会并发表了精彩演讲。


与会的农技推广人员都非常认同天天学农线上为主、线下为辅的课程模式。来自湖南某地的农技站站长表示:相较于传统农业教育方式,天天学农有几个明显优势,一是农户的学习打破时间,空间限制;二是平台甄选老师的制度能充分保障课程质量;最后是平台还支持用户反复回看课程,直到把要学习的内容完全掌握。


据悉,中国每万名农民拥有的职业农技推广员不足两名,这很大程度上导致了中国农民无法接受稳定的、科学的职业教育。天天学农通过线上课程平台,普惠性的向所有涉农人员开放,培养更多的专业农技推广人员。



此外,天天学农还在进一步分级课程。从授课者上分级,让研究所、农业高校的名师给农技站的农技推广人员上课;让农技推广人员、知名实战专家给农民上课。同时也在知识体系上分级,从种植小白到初具经验,再到高级进阶课程,逐一分级,让每个层次的种植者都能快速提高自己的能力,同时辅助经营管理、品牌打造等通用课程,全面提高新农人的软实力,全面助力乡村人才振兴。